江苏灌云农商银行官网欢迎您浏览! 监督投诉电话:0518-88115836、12363
您的当前位置: 新闻资讯 > 媒体聚焦>详细页面

江苏农信:金融杠杆撬动脱贫攻坚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6年07月19日

  本报记者 谈建平 通讯员 吴仁凯 开军义 张惠 温桂梅
【农村金融时报】
        江苏全省农商银行在省联社的组织协调下扎根地方、找准定位,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集约化优势,放大金融扶贫杠杆作用,积极开展扶贫工作。《农村金融时报》记者从江苏省联社了解到,全省62家农商银行严格按照“对象要精准、项目安排要精准、资金使用要精准、措施到位要精准、因村派人要精准、脱贫成效要精准”的“六精准”要求,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,助推“三农”发展。

  提升渠道扶贫

  “农村金融服务站对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人来说,实在是太方便了。”家住金湖县孙集村的残障人陈思华告诉记者。他通过电视新闻得知村里建了能够小额取款、代缴电费的金融服务站后,便前往取款。
        在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他取出了低保款。“在此之前,每次取钱,到营业网点要走十八里的路程,现在拐个弯就到了。”陈思华说。
        为进一步发挥金融渠道对扶贫的重要支撑作用,金湖农商行延伸金融服务触角,完善电子服务渠道,为农民提供“一站式”基础金融服务。该行充分考虑多数贫困收入人群对电子银行产品较为陌生的现状,加快乡镇物理网点布局,到4月末,全县21个集镇实现物理网点全覆盖。
       行长沈珠谊告诉记者,该行还帮助满足条件的助农取款点向综合服务站升级,79家综合服务站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并在戴楼镇官塘村、吕良镇孙集村采用服务站与离行式自助银行相结合模式,建成2家精品金融服务站;加强助农取款点常态化管理,建立电子银行专管员制度,通过每月定期检查,对190余家助农取款点实行动态调整,通过举办“E路有我,交易有礼”主题营销活动,提升农户使用助农取款点的参与度,确保助农取款点处于激活状态。
       金南镇宋墩村为省级经济薄弱村。为有效支持该村脱贫攻坚,金湖农商行创新帮扶机制,指定金南支行行长韩德峰为驻村指导员,每周一天驻村“一对一”开展扶贫工作,并率先为该村开展“阳光信贷”标准化建设。截至4月末,已授信480余户,金额1500余万元,授信面达75%;已用信43户,贷款余额597万元。先后向村民姜秋珍授信4.95万元开办玩具加工厂,吸收10多名留守妇女参与加工;向村民王国兵授信2.1万元,经营农家乐饭店;向村民谭爱国授信3.9万元承包20亩农田种植小麦……随着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入,已11名有强烈脱贫意愿的农民用一技之长和农商行的资金支持,起步发展小型项目。
       句容农商行则不断延伸支农、惠农触角,全面走访、降低门槛,逐步拓宽信贷服务半径,为广大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民金融服务。该行对辖内6855户贫困人口开展全面走访、建档、授信工作,指定相关支行对辖区内贫困农户进行走访、建档、评议、授信,努力做到一户不漏。

  实现增收脱贫

  灌云农商行规范贷款发放,延伸扶贫触角;创新扶贫模式,提升支农成效;做实做优服务,提高扶贫效能。该行近3年扶贫贷款月均余额达4000万元以上,带动了全县家庭种植、畜禽养殖、水产养殖、蔬菜大棚、设施栽培等10余个致富项目发展壮大,并帮助劳动密集型、效益好、能发挥带动帮扶贫困和低收入农户的企业、合作社、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等发展生产,使数万农户实现增收脱贫。
       该行根据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户名单,对符合条件的,只要农户有项目有信贷需求,即发放扶贫贷款;规范扶贫贷款发放,保证资金、项目、效益三到户,让广大农户了解政策和办贷程序,并对贷款审批实行绿色通道,扶贫贷款调查、审批、发放流程均不超过3个工作日,确保扶贫资金早日发放到农户手中;扩大发放对象范围,对于户主因年龄偏大等原因已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低收入户,在同一户籍内具备贷款条件的子女也可使用贷款。
       该行实行大户带小户的扶贫模式,即经营效益好的各类种养殖专业户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、家庭农场及小微企业与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签订增收脱贫带动协议,大户为低收入户提供就业、生产材料、信息技术支持、包销包售服务。该支行客户经理积极与结对帮扶大户联系,对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经营大户投放帮扶贷款,帮扶一户可贷款5000元,最高可贷5万元。
        丹阳农商银行根据贫困地区产业特点、区位优势、发展模式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,对症下药。培育和发展优质特色产业,对珥陵醋产业、延陵种植业、司徒眼镜产业、全州茶产业加大信贷投放,对低收入农户参加的农民合作组织给予利率优惠、简化手续等优惠政策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富,并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,实现“企业+基地+贫困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以带动贫困农民共同致富。截至4月末,共发放相关贷款7.11亿元。

  实施精准扶贫

 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,泗阳农商行通过信贷“造血”、宣传“换脑”、服务“夯基”,有效实施精准扶贫,帮助农民脱贫致富。该行积极满足优质稻麦、高效水产、生态畜禽、绿色果蔬、休闲观光农业以及“一村一品一店”农村电商等特色农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,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的金融主力军。
       在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的基础上,该行加强与政府的深层次合作,特别是在重点扶贫项目、社保民生、助学创业等领域加强合作,重点支持贫困乡镇具有市场竞争力、扶贫带动效果好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产业。健全与完善家庭农场服务制度,发挥家庭农场以点带面典型示范作用,加大对支持带动贫困人口致富成效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。
       丹阳农商银行在全市开展的第一、二轮“扶村帮户”活动中努力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突出重点,着力提高“造血”能力;精准对接,扎实做好挂钩帮扶;帮贫济困,切实履行社会责任,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等领域项目建设。
        为加大金融扶贫力度,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,沭阳农商行制定并下发了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方案,对帮扶贫困村悦来镇枣林村、宏伟村、叶上庄村三个村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党员干部1+3结对帮扶,每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三户贫困户。该行100名党员干部与300名贫困户进行一一对接,了解实际情况,制定帮扶计划,与帮扶贫困户结好对子、做好帮手,确保帮扶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。
        该行董事长许尔波告诉记者,脱贫攻坚不仅是农商行的责任和任务,也是让每个贫困户过上好日子的头等大事。“对于如何实现脱贫增收的目标,必须真抓实干,确立帮扶内容,明确帮扶目标,联系致富项目,实实在在让广大贫困户通过勤劳致富,及时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。”

  (责任编辑:开军义)